【一线医护日记】

记录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北大医院神经内科护士 贾丽媛

2020年1月27日 北京 晴

接到命令

今天,刚刚下白班,还没来得及脱掉外套,我就接到了护士长的电话。护士长在电话里急促地说:“贾丽媛,医院通知要抽调一批医务人员奔赴武汉,你马上收拾一下,来医院会合。”“好的!”我条件反射般地立刻回应,但实际上当时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

我是一名经历过北京非典的“老战士”。2003年,刚刚20岁的我去小汤山医院“战场”支援,义无反顾;17年后,武汉新冠病毒肆虐,作为一名护士,再次奔赴“前线”,义不容辞!但可能因为年龄大了,家里有了牵挂,挂了电话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回到家,我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告诉了家人要去武汉“一线”的消息。女儿宣宣听后落泪了,我对她说:“妈妈要去打仗,你要做我坚强的后盾,妈妈一定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我看得出老公心里有多么的不舍,但他只是不停地叮嘱我保护好自己。后来,我联系了宣宣的各位老师,委托他们关照下宣宣的寒假课程;我还算好了给奶奶开药的日子,叮嘱老公记得按时去开药。

有个同事还专门从家里给我送来了苹果,祝福我平平安安,一切顺利!我特别感动!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并且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争取早日凯旋,平安归来!

现在随时待命,等待奔赴战场。

2020年2月7日 北京—武汉 大雪

奔赴武汉

今天是我们北大医院130名医生护士“逆行而上”奔赴武汉的日子,很荣幸我是其中一员。疫情就是命令,我们义不容辞!

医院领导亲自到机场为我们送行,不停的叮嘱着我们要做好防护。医院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一大箱子的物资,护士长刘霞老师把科里为数不多的护目镜、卡瓦布、水胶体也都拿来了,还贴心地为我们准备了暖宝宝、一次性内裤、卫生用品……

在家人、同事、朋友的祝福下,我登上了飞往武汉的飞机。在飞机上,机长用最真挚的语言对我们说着感谢的话语。

贾丽媛和同事们在飞机上(贾丽媛供图)

飞机降落到武汉机场,天阴沉沉的,我走下飞机,看到整个机场都空荡荡的。

我们从机场直接奔赴了驻地,然后便马不停蹄的培训起来。

武汉我们来了,我们一起加油!

2020年2月8日 武汉第2天 阴

接受培训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昨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我们要去接管的是同济医院的一个病区,一切都是未知。

今天上午,我们来到会议室进行防护培训,练习穿脱防护服。看着老师操作很容易,但自己穿起来还是很吃力,我和小伙伴们一起一遍一遍地反复练习着。明天就要上班了,今天必须练好!

还有护目镜,戴上它确实有些憋气。我努力调整呼吸,尽量让自己去适应。

感控老师让我们学习分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污染区是一个柜子里的封闭空间,用来放我们来往医院穿的衣服;半污染区放置了手消毒凝胶、卡瓦布、含氯消毒剂、消毒湿巾;清洁区就是我们平时吃饭、睡觉、活动的场所。

明天要正式上班了,心里还是有一些紧张!

2020年2月9日 武汉第3天 晴

第一次走进病房

今天的武汉迎来了阳光。

我们接管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同时开了六个病房收治病人。

我第一次进到病房时有点紧张,但是工作起来就踏实多了。病房里一共有6台呼吸机,这是我工作18年以来最有挑战的一次。

今天我和同济医院的护士长聊天时得知,因为新开病房,所有的仪器和物资都要准备,她和护士们已经熬了几个通宵。当看到北京来了这么多医疗队时,她落泪了:“国家的援军终于来了!”她说,因为不能回家,每个人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今看到我们来帮忙了,他们很感激!我说,这正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今天一整天都很忙碌。早上8点出发,回到驻地时已经是下午6点了。

在武汉抗“疫”一线,贾丽媛第一天走进病房(贾丽媛供图)

2020年2月10日 武汉第4天 阴

“护目镜起雾”问题解决了!

今天医疗队收到了北医校友捐赠的防雾镜布。这真的是解决了“护目镜起雾”这个大难题!

记得第一次戴护目镜上班的时候,2-3个小时就已经起满了雾,在视野很小的情况下,做着各种操作。现在有了防雾镜布真是太好了!

工作时护目镜会起雾(贾丽媛供图)

我们每天上班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才可以进入到隔离病房。这几天来,我穿的防护服、戴的护目镜都是不一样的。我和小伙伴们几乎把所有型号、外观的防护服护目镜都穿戴了一遍。听说这些物资都来自于社会的捐赠,非常感谢爱心人士的捐赠,让我们能安安全全去战斗。

现在我最大的信念就是在病房踏踏实实地干!

太阳总会出来,花儿总会开。

待到春暖花开时,等到凯旋的那一天,我们一起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0年2月11日 武汉第5天 阴

与老同学并肩抗“疫”

昨天武汉下了一场小雨,早上出发的时候路上湿湿的。

今天病房已经收满了病人。我和鑫娜配合照顾13个病人,鑫娜第一次就穿刺成功特别棒!

病人们很信任我们。我鼓励没有吃早饭的病人好好吃饭,告诉他们这样才能早日康复。有一个女病人特别配合,她说我听你们的话,我想早点回家!

今天还有一件高兴的事情,我在医院里遇到了一起上护校时的同学郭晓然、庞娜、杨鹏,大家毕业后一直没有机会见面,没想到18年后,在武汉,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再次走到了一起。

我们一起加油,待到疫情结束,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回家!

2020年2月12日 武汉第6天 晴

今天在去上夜班的路上,我看到了很多急救车在转运病人。今晚可能注定要是个不眠夜了,我在心里和自己说了声“加油!”

我在隔离病房里,负责着病人们的一切生活起居,除了输液、抽血、发药,还要发饭、打水,为卧床病人解决大小便问题,为失禁患者更换纸尿裤、更换床单等等。每当病人说“谢谢”的时候我都感到心里暖暖的。

贾丽媛为病人进行无创呼吸护理(贾丽媛供图)

2020年2月13日 武汉第7天 晴

收到女儿家书

今天还是夜班。上班时我穿起防护服、隔离衣、鞋套,戴起手套、口罩、护目镜、面屏时已经感到得心应手,不再像前段时间那么吃力了。

今天我收到了女儿宣宣写给我的一封家书。

“您放心,我也是妈妈您坚强的后盾,不会让您担心,不拖您后腿。”“您每天8-10小时的工作,您们不能喝一口水,不能吃一口饭,也不能去上厕所。我很心疼您。”“您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妈妈加油!我为您感到骄傲!”“我只希望您健康平安,只希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尽快结束,您赶快回家。”……宣宣在字里行间表达着对我的牵挂、暗暗地为我加油鼓劲。

12岁的宣宣懂事得让我心疼。爸爸去上班了,她在家里照顾奶奶,自己上网课,自己看书写作业。

宣宣,妈妈看到了你的成长、你的坚强,妈妈为你骄傲!

2020年2月14日 武汉第8天 小雨转晴

特殊的情人节礼物

听说北京下了很大的雪,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大家发的雪景,很想念大家。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情人节。我们也收到了很多有意义的情人节礼物。

早上,我看到大后方的姐妹们为我们做的视频“抗击疫情 携手同行”,很感动。大家放心,我们神内、神外、感染科的19个姐妹在武汉“一线”会相亲相爱,互相照顾,一个都不少的平平安安回去。

神内老专家黄世昌老师还为我们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写了首情人节的诗:“燕山雪花大如席,改换江河岂無衣?壯士懷鉛救邊去,捧土手築太平基。”诗句令人振奋人内心。除了写给整个队伍的诗,我还收到了黄世昌老师单独写给我的藏头诗呢!“贾岛磨霜釰,丽珍可示人?媛姝须眉让,母恩似海深。女贤明巨细,多情啸山林。奉事勤江夏,献辞凯旋门。”谢谢黄老师,我会更加努力的!

黄世昌老师写给支援武汉医疗队的诗(贾丽媛供图)

“情人节,不仅是爱情,更有你们白衣战士的倾情和深情!祝你们早日凯旋,平安回归!”“祝大家节日快乐!待花开疫散,我们一起回家!”……我还收到了许许多多情人节的祝福。

2020年2月15日 武汉第9天 雨夹雪

今天收到了武汉要大风降温的消息,医院贴心地发了保暖内衣、羽绒服。

今天回到驻地,我和小伙伴们又通过视频交流了病房的情况,沟通了工作上的问题,共同探讨了在密闭的防护服下怎样让自己的呼吸顺畅。

贾丽媛和同事们线上交流病房工作经验(贾丽媛供图)

46岁的卫娟老师是我们之中最年长的,就像我们的大家长一样。她每天会定点叫我们吃饭。有时候我不想吃,她就会说:“必须吃,要保证身体,要有抵抗力才可以。”卫娟老师本来可以不用来一线的,然而她毅然决然的主动报名,我们大家都很佩服她,她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2020年2月16日 武汉第10天 晴

今天休息。早上阳光照进来暖暖的,气温开始回升,感觉这座城市正在一点一点的“醒”过来。

不知不觉,我们来武汉已经10天了。

我们在这里一切都好。我们的住处有洗衣房、健身房,餐厅被打造成了一个小超市,每天都会上新的食物、用品,上下班有司机师傅们专车接送……昨天有个同事过生日,领导和伙伴们还准备了蛋糕,一起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庆祝仪式,这让身在武汉的我们感到十分温暖。

感谢大家为我们做的一切!

战役进行时,日记更新中……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