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各地开学时间推迟。
延期开学,但停课不停学——2月10日,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始陆续在线上课。
仅2月10日当天,就有全国300多个城市的60万教师变身主播,通过某软件给学生上直播课。
然而,广大“一线教师”在转型“十八线网红”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直播经验,各种“车祸现场”引发了广泛吐槽。
01
网课趣事
一边做饭,一边直播,导致饭糊了
忘记开麦,讲了一堂只有自己能听见的课
屏幕另一端,家长全天不间断地忙着给孩子拍照、打卡、接龙,劳动、手工、运动、读书等旧任务一个都不停,早读、升国旗、眼保健操等新任务一个都不落,居家办公之余,还要陪孩子完成各种新技能的解锁。
上体育课的整个画面简直就是“群魔乱舞”,网友评论“以为自己到了花果山”
然而同是上网课,实际上课的精力投入却可能千差万别——前不久,#高三和大一上网课的区别#微博话题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大呼:“一个高三生和一个大一生,那么近又那么远。”
面对高考压力,高三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上网课也一刻不敢懈怠
相对来说,大一学生的时间就宽泛得多,网友戏称:“床上听网课,治好了多年的失眠……”
别看只相差一年,家长的态度也会天翻地覆——
其实,这个阶段同学们上的最重要的一课,不是五花八门的网课,而是让同学们能学会自律,不论是对于高三生还是大一生来说,自律都将是他们一生受益的宝贵财富。
而且,疫情期间一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则、全心投入,展现出了超高水准的职业素养,这些敬业爱岗的教师让同学们看到了那份做事的坚持。
02
“老师,我想看雪”
开学失约,但教育工作者从未失约!教书育人,有着穿透阴霾的力量。那些身处摄像头之后的老师们,用热情与坚守为孩子们筑起了一方精神天地。
赵东莲老师在河南老家的院子里为孩子们带来直播课。
照片中的女老师是甘李学校六年级英语老师赵东莲,她因为疫情滞留在老家河南。由于家里一时无法安装网络,她便搬来两张椅子和笔记本电脑,在雪天里借用邻居家的无线网络,为4个班的学生上网络直播课——《六年级语法复习课:一般现在时》。
“赵老师,我想看雪。”有学生提出看雪需求,赵东莲老师就移动笔记本电脑的镜头对着雪地,给孩子们介绍家乡的雪。她还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将来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学生们也非常开心地在群里和她互动起来:“老师,我好想到你家看雪”。
赵东莲老师告诉记者,邻居得知她要上网课,就立即给了她网络密码。原本邻居邀请她到家里上课,但赵老师考虑到邻居家有两个小孩也要上课,怕打扰邻居孩子,所以就在自家院子里搭起了“直播台”。
2月10日,因疫情滞留湖北农村老家的付明,用上家人“翻山越省”购买的粉笔,在“牛棚”里给该校高二3班、4班的93名学生开直播课。
如何在仅有手机、纸笔的情况下开好直播课?他选择家附近的拥有黑板的废弃村小——雁门小学开启直播课程。虽然这里如今已被村民当作牛棚使用,但对于付明有着特殊的意义,这里曾是他读书的地方,也是其父母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去年,付明的父亲不幸因车祸去世,便安葬于雁门小学旧址。
付明说,虽然环境恶劣,但对学生而言,黑板、粉笔的直播效果会更好,同学们也更熟悉,学得更快更好;而对他自己来说,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是对父亲的一种缅怀,也是对教育的一种传承。
梁叶称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早点结束,早日回到课堂上课。
2月24日,河南温县,来自修武县的四年级数学老师梁叶,寒假期间回温县老家过年。由于老家没有安装网线,无法开展线上教学,她就隔墙借邻居家网络给学生上网课。每天在户外七八个小时,脸冻得通红。
03
教育的底色
这场疫情,除了让我们对生命多了几分敬畏以外,也让我们对生活和学习多出几分更深的理解。教育的底色,来自于点亮人们对知识的信仰,和对人性中正直、坚韧的追求。
近日,河南省淮阳中学高三班主任在网络班会上,因担心疫情会对学生们产生影响数次落泪。
有网友评论说:“老师自己带一届学生,就是种了一茬麦子,谁不希望他们成熟的时候,都是颗颗饱满,大获丰收呢?”
是的,自从选择从事教育工作的那一天开始,就是选择了责任,选择了付出。
这些人民教师没有逆行在抗疫一线,
却坚守在孩子的求学路上。
他们甘为腐木,化为春雨,孕育芬芳。
他们,是从未失约的教育人。
(综合自深圳侨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中国新闻周刊的相关报道)
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