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蒋介石给蔡元培亲属发唁电,对蔡元培之子蔡无忌称为“世兄”,这说明蒋氏把蔡元培看作是可敬的长辈。毛泽东向蔡元培致哀的电报中对逝者盖棺论定,称蔡元培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评价可谓至高无上了。
《蔡元培全集》洋洋18卷,《蔡元培年谱长编》4大卷,百余万言。先生改造北京大学,引发“五四运动”;创办中央研究院,开中国现代科学研究之先河,仅此两件大事足垂不朽。但蔡元培更了不起之处,在于他关于科学、民主、人权、自由的先知先觉的光芒,时至今日依然闪光,并且是我们全民族迫切的、艰难的、伟大的追求。怀着如此崇敬的心情,笔者较为系统地阅读了蔡元培先生的历史和著作,清晰地看到了他的卓越贡献,但也深切地感到了先生走过的道路是多么曲折。
多年前,笔者在阅读胡适自传性的文字时,知道胡适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贤惠的女性,她为了给胡适的舅舅治病,竟然深信人肉可以治好大病的愚昧说教,她在给弟弟煎草药时,竟然悄悄地从自己的胳膊上割下了一片肉,放在草药中一起煎熬。读至此处,我不禁毛骨悚然,以至掩卷。闭目,让加快的心跳慢慢地平静下来。我被胡适母亲的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更多的是为当时中国人的愚昧而叹息。我认为胡适母亲的行为必定是罕见的特例。不料,多年后,我在阅读《蔡元培先生年谱长编》的时候,得知年轻的蔡元培在母亲重病时,他也和胡适的母亲一样,割下了自己臂上的一片肉,放在中草药中煎熬,以为这样做有奇效。结果母亲的病还是不治,只有50岁就逝世了。这件事说明,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通晓四书五经的蔡元培,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医学知识等于零。蔡元培尚且如此,鲁迅笔下那个笃信吃人血馒头能治病的华老拴父子就不足为奇了。推而广之,我们可以想见中国人从专制社会走向近、现代化的起点是何等的低。
到了1917年,蔡元培已名满天下。这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19年发生“五四运动”,北京大学是这一运动的核心与主力。5月4日这天数千学生上街游行,反对段祺瑞政府在卖国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愤怒的学生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军阀政府出兵镇压,抓捕了30多名学生……
蔡元培是爱国的,也是爱学生的,所以他刻不容缓与军阀政府义正词严地进行交涉,迫使当权者立即释放了被捕的学生。1919年5月9日,蔡元培写了《辞北大校长职出京启事》,发表在次日《北京大学日刊》上,全文如下:
我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我欲小休矣。北京大学校长之职,已正式辞去;其他向有关系各学校,各集会,自五月九日起,一切脱离关系,特此声明,惟知我者谅之。
这个启事的开头说写道:“杀君马者道旁儿”隐含着什么意思?为此,笔者向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金文明先生请教,他说这个典故的大意是说,长吏养的马很肥,路边的小孩子们和其他人对这马都喜欢而兴奋。养马的人听了赞美很高兴,便让他的马奔跑不已,结果把马累死了。这马的命运就是被“捧杀”了。蔡元培在“五四运动”发生后,先是全力以赴地拯救被捕的学生,达到目的后立即辞职。他在辞职的启事中为什么一开头就说“我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对此事有种种的猜说,依我之见,蔡元培的头脑是出奇的清醒和理智——他知道自己威望很高,但不愿做一匹肥马,不愿意被捧杀。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蔡元培不愿当“肥马”的言论,是针对北京大学的师生吗?不是,他的矛头所指是北洋军阀政府。为蔡元培辞职事,北洋军阀政府发了个“大总统指令第1332号”,其中对蔡元培赞美有加,并一再挽留。1919年6月15日,蔡元培则公开发表了《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
上海市华山路303弄16号,有对外开放的蔡元培故居。生于1927年的蔡元培之女蔡睟盎先生居住在那里。她对我笑着说:“我父亲比陈独秀年长12岁,陈独秀比胡适之年长12岁,他们三人都属兔,又志同道合,所以在当年的北京大学他们3人戏称为‘兔子党’。”
历史在曲折地前进,蔡元培的思想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20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大的经济危机,而苏联在同期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对蔡元培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了1939年,蔡元培已对苏联有了新看法,在纪念十月革命22周年的时候,他写的题词是:
革命精神,平民主义,二十二年,功成名遂;
反对侵略,忝为同志,敬祝进步,造福人类。
这个题词,给蔡元培的一生又留下了一个新足印。谁能料到整整半个世纪后,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几乎是静悄悄地土崩瓦解了!历史发展,也留下了很是曲折的足印,何况人的一生呢!
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