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交部开放的一批1955~1960年间形成的档案中,有一批周恩来总理宴请国外元首的外交活动档案。仔细阅读之下,鲜为人知的周恩来总理开展“烤鸭外交”的活动,浮出历史的水面。

根据解密档案记载:1960年1月27日,周总理宴请缅甸总理奈温。

1月27日,正值中国农历己亥年除夕,中午12点半,周恩来总理在帅府园全聚德烤鸭店宴请奈温一行。中方参加人员有陈毅副总理、张爱萍副总参谋长、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等,缅方参加的还有缅甸驻华大使叫温,一共34人。而此次宴请的背景非同寻常。

1960年1月29日,缅甸总理奈温将军一行结束了在中国的访问,乘专机离京返缅。图为周恩来(左一)、陈毅(右一)等到机场欢送奈温总理(右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同不少邻国存在着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而国际上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也利用这一点大造声势,“中国威胁论”等荒谬言论喧嚣一时。

由于历史原因,当时的新中国与缅甸存在未划定边界的问题,双方就此开展过多次会谈。早在1954年,为解决中国和印度关系中的某些问题,中国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本着愿意同缅甸睦邻友好地解决边界问题的真诚愿望,中国领导人摆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态度。

奈温总理是访华次数最多的缅甸领导人,一生共12次访华。1958年,奈温出任缅甸内阁看守总理,并奉命组织大选选出新总理。1960年对中国的访问,是他第二次,也是他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一次访华。此前,中缅双方已就边界问题达成了原则协议,但由于缅甸国内的原因,边界问题未能获得最终解决。按计划,1960年2月将举行大选,奈温以他特有的果断,决定在他看守政府任期内解决这一问题。

1960年1月24日至29日,奈温来华商讨边界问题。1月27日,正值中国农历己亥年除夕,双方的谈判已接近尾声,对于协定和条约的大部分内容已基本达成一致。总理的宴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宴请选择在帅府园烤鸭店举行,作为全聚德开的第二家分店,它于1959年10月1日开业,称为东号。开放档案中记录着当天的菜谱:

四冷盘:卤翅膀、糟鸭片、鸭肝片、拌鸭掌

热菜:鸭四宝、炸胗肝、爆鸭心

烤鸭、鸭架白菜汤、蒸蛋糕、蜜汁梨、鲜果

有关宴请活动的详细情况,开放档案中并没有记录,但根据事后的情况来看,这次宴请显然是一次水到渠成的“烤鸭外交”活动。1月28日,周恩来总理与奈温总理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上签了字。

1960年1月28日,周恩来与缅甸总理奈温在《中缅友好互不侵犯条约》和《中缅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的签字仪式上

最终,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1960年10月1日,《中缅边界条约》在北京签订。至此,中缅边界问题得到友好解决。《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1960年10月2日,首都各界人民在工人体育场举行盛大集会,庆祝《中缅边界条约》的签订。周恩来(右二)在大会上讲话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