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刚的赛马养殖场
“我这半辈子就喜欢马,因为喜欢,小时候经常跟着大人放马,现在条件好了,就饲养赛马,这也让我闯出了发家致富的路子。”2019年12月15日,在吉木萨尔县二工镇头工街东村村民陈玉刚的赛马养殖场里,他带着记者参观时开心地说道。
走进陈玉刚的赛马养殖场,圈舍里干净整洁,入口处摆放着几桶清洗干净的胡萝卜。4匹毛色鲜亮、体形健硕的阿拉伯种马在各自的圈舍里活动,看见有人进来,便轻跺马蹄,向人示好。
“这匹灰白色的阿拉伯种马叫‘王子’,2016年5月出生,是我去年引进的,性格比较温顺。”说起每匹马的习性,陈玉刚如数家珍。“每天都要精心给它们准备饮食,胡萝卜、苹果、大麦、燕麦等都要搭配好。比赛前还要加餐吃鸡蛋补充能量。”陈玉刚说。
说着话,陈玉刚带着记者来到旁边的圈舍。“这里都是母马,我这个养殖场不但搞饲养,也搞繁育,到现在为止已经成功繁育了3匹良种马,生长状况都不错。现在怀孕的还有两匹,明年春天就会增加新成员。”陈玉刚说。
陈玉刚今年43岁,出生在当地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过去家中兄弟姊妹多,生活困难。2007年,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陈玉刚作为村上第一批外出务工者,来到地处准东五彩湾的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煤矿打工。
在打工的两年时间里,陈玉刚不光埋头苦干,还默默思考着未来的出路。当时,准东地区的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高歌猛进,劳动力短缺成了发展的棘手问题。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越来越多。看准时机,2009年底,陈玉刚回到村上领办成立了劳务合作社,走上带领村民进行劳动力转移的增收致富路。
从2010年至2012年3年间,陈玉刚的劳务合作社有固定社员332人,并与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长期劳务用工合作关系,人均月工资收入在6000元以上。
此后几年,随着准东等地用工量的减少,他的劳务合作社富余劳动力输出量也有所下降,但固定社员保持在110人左右。
2017年,陈玉刚将目光转向特色养殖。他投资35万元修建圈舍,又拿出前些年创业积攒下来的200多万元,购置了13匹阿拉伯良种马和1匹纯种马驹。由此,曾经的合作社理事长变身为“养马倌”。
刚开始,一些村民对陈玉刚的做法并不看好,但陈玉刚始终坚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陈玉刚日复一日早起晚睡,喂马、遛马、驯马,且乐此不疲,从没有懈怠过。
赛马养殖的效益主要来自于母马繁殖和赛马奖励。一匹品种好的马驹可以卖到10万元到20万元不等。今年春天,陈玉刚养殖的阿拉伯马“奥美巴拉兹”在当地农牧民体育运动会赛马项目中一举夺魁,展示了超强的比赛实力,还赢了一峰价值1万多元的骆驼。这两年,陈玉刚通过参加疆内外赛马比赛赢取奖金、出售培育繁殖的马驹,年收入70余万元。
“我计划今后逐步扩大养殖规模,逐渐形成集赛马饲养、赛马良种繁育、赛马饲料种植加工、赛马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产业链,这样就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增收致富。”陈玉刚说。
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