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从北大休学”
“我爱戏剧,舞台带给我无限可能。”边毅说道。
随之而来的,就是他做出了主动休学的举动,而他停止的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学业,有冲动,有犹豫,也有彷徨,但是这是他当下的热爱、选择与梦想。
“年轻为什么不试一次呢?”
“那可是北大啊!”有人发出惊呼。
“你真的考虑好了吗?”老师们真心劝说。
“兄弟,你也忒酷了。”同学、朋友们发来力挺。
以及,还有……
“如果想好了,就去做吧。”父母虽然不是很看好戏剧,但是仍然支持他。
边毅认真倾听每一个人对他真诚的建议。选择戏剧不是他热血上头,反而在休学前他四处与亲朋好友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的同时,边毅更想探索自己的内心。
“我是一个特别懒的人,这辈子可能只能做一件事,现在看来是戏剧。”
最终边毅选择了休学一年,开始了他的戏剧生涯。
边毅《非虚构幻想》剧照
初识戏剧
“我叫边毅,本来是个探索宇宙真理的物理男,现在我想在舞台上,探索、演绎人的内心。”
谈及到从小到大的舞台演出经历,边毅笑着说:“最早一次(登台演出)是在小学,表演了一个《铃儿响叮当》少儿舞蹈,当时额头中央还用口红点了个红点呢。”
“第一次看戏是孟京辉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当时在我们学校的百年讲堂,两个演员是很有生命力的,全身心把自己投入进戏中。甚至演员会下来抢观众钱包,还和观众互动。这种自由,以及戏剧本身对人与社会的探讨,震撼到了我。”
种子就此种下,便一发不可收拾。2014年到2015年,大二大三时候的边毅便开始了排队抢票的日子。
“那个时候和朋友一起,我们早上八点就去抢票。一上午就和朋友一块打打游戏,打打桌游,欢声笑语中度过。”
这段记忆,青春又珍贵,大学学习之余,同学之间为了爱好的等待,课间的嬉戏打闹,难以重来。
边毅在舞台排演
演戏我是“碰巧”的认真
“别的演员面试在和另外演员对戏呢,我却在用手机查英语单词怎么念!”
北大外国语学院,每学期的英语戏剧演出招收演员,本要去实验室做科研的边毅,看到了便顺手报名,哪承想真的去了面试环节。
于是准备不足并且英语不好的边毅,就在面试前准备阶段的十分钟里,用手机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查找正确读音。
“可能因为是找一个弄臣的角色吧,我这散装英语反而更诙谐一些。”
于是边毅阴差阳错地开启了他的戏剧表演生涯,并就此一发不可收拾。
因为演了外院的《暴风雨》,演出效果不错,便被介绍去了另一个戏,另一个戏演完,便又换了另一个剧组,于是就这样一个接一个……边毅演出三四个戏后,开始陷入进了戏剧舞台魅力之中。
边毅《非虚构幻想》剧照
我想过这样的生活
直到认识了新锐导演祖纪妍后,彻底把边毅带“跑偏了”。
“在《周六下午两点半的咖啡馆》中,本来我演一个青年大学生。后来和祖导聊完之后,她就让我去演一个,本来学物理的理工男,后来搞戏剧去了,还休学,放弃保研资格这么一个角色。”
并且,这个剧中角色,名字就叫边毅,这也确实就是导演为边毅重新设定的角色,来让边毅演自己。
“戏剧可以帮我们去理解,去接触到平淡生活中美的事物。更美妙的在于这些美妙事物可以通过舞台呈现出来,分享给更多的人。”
边毅重新审视了自己,重新观察了生活,重新了解了世界,仿佛又一次新生,仿佛灵魂上的飞升。
“于是我就休学想专心搞搞话剧。但是刚豪情万丈呢,就从天而降一大盆水,里面还撒着盐。”
休学准备参加剧星风采大赛的边毅,四处寻找,也没有人和他一块组队参加比赛。本来合作过的演员都早已有了其他队伍。
“所以这就是我自编自导自演独角戏的原因吧。”边毅笑了起来。
但是就是凭借着这独角戏《初赛剧本》(后更名为《非虚构幻想》),让边毅从剧星风采大赛的初赛开始,到复赛,到决赛,最后拿到冠军。
戏剧排演是磨人的,从早到晚,一遍又一遍,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个节奏时刻,都需要不断排练,舞台上没有重来。
每天,边毅都在早晨起来排练,一排就到深夜的作息中度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剧作为综合性艺术,更是多方面协同演出。不仅仅表演的演员,还有导演、编剧、灯光、舞美、服化道具、音响场控等等……多方面协调才能完成一部作品。
边毅便不断认识新的好友,这其中也包括了后来成为他女友的赵思琪。
2018年5月20日,正巧在演祖纪妍导演的《终成眷属》时,边毅与女友赵思琪也终成眷属。
一切都是那样戏剧性,可也正是边毅的人生。
他不断融入戏剧圈中,直到有一天,虽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但是他仍说……
“我想过这样的生活。”
谈及到梦想,一直幽默温和的边毅害羞了起来。
“我想做一个艺术家,想在艺术史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
“我虽然有时候对自己不是那么自信,但是我觉得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是带着某种目的的。我希望经过我的努力,世界能变得有些不一样。”
边毅正在修改剧本
“有时候我觉得戏剧是一种表达方式,电视剧、电影、文学、美术等等……都是人类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方式。”
“时下,短视频无疑也成为了一种表达方式。我也尝试着用属于这个时代的另一种方法去表达自己。”
于是,边毅便以“中二班班长”的名字,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发表对 “人类与他们身边物体的关系”的另一个视角的看法。
“互联网发达之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越来越弱,越来越稀薄,反而是和他们身边的物体的关系越来越丰富。我觉得很有趣,便想试着探究一下。”
“哪怕就那么一点点。”
追梦的人总会给世界带来一些不一样。就像这位北大学子一般,人生闪耀着梦想的光芒。
“做自己喜欢的事,去追,去赶,去奔跑,我还年轻,追梦路上也会一直年轻。”
现在的世界就是由无数前人追梦者努力组成的,也一定会有后来者不断完善。
生活在继续,世界在变好,追梦者永不疲倦。
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