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央视节目《开讲啦》邀请到一位来自杭州农村的90后,与观众分享了一些感人至深的军恋故事。他叫楼超,退伍后和战友合开了一家“战地婚纱”摄影工作室,将浪漫的婚纱摄影和阳刚的军旅元素结合起来,记录下军人和军嫂人生中的最美瞬间……天南海北的军恋故事,不仅拍得楼超热泪盈眶,他还因此一不小心走红了!
楼超作品
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楼超出生在杭州远郊一个农民家庭,今年28岁。或许因为爷爷、外公、舅舅都当过兵,他从小就梦想穿上酷酷的绿军装。2011年冬天,楼超光荣地成为原陆军第31集团军一名加榴炮瞄准手。
别样婚纱照
2012年初,楼超所在连队指导员李辉阳决定从战士中挑选一个人担任新闻报道员,楼超以优异的成绩和勤奋的态度当选。2013年,楼超的家人给他买了一套价格过万元的摄影装备。他摩拳擦掌地说:“不拍出几张像样的作品,怎么对得起这么贵重的相机!”
2014年春天,结婚已经3年多的指导员李辉阳终于腾出时间和妻子一起拍摄婚纱照。那天正好是周末,李辉阳让楼超一同前往拍摄地点“学习一下摄影技巧”。拍摄结束后,2岁多的孩子哭着要妈妈抱。李辉阳的妻子放下婚纱裙摆,心疼地抱起孩子,身着军礼服的李辉阳顺手托起妻子的婚纱。一家三口紧紧地相偎在一起,身后是茫茫大海……此情此景令楼超情不自禁地抓起相机拍个不停。回到连队后,楼超以“迟到三年的婚纱”为题,将照片投给中国军网。没想到,第二天照片就被刊发出来,并被多家媒体转载。
对楼超来说,最大的喜悦不是照片的发表,而是指导员妻子的肯定。与摄影师拍摄的精美婚纱照相比,虽然楼超抓拍的照片没有任何后期处理,但她更喜欢:“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千篇一律,而楼超拍摄的却是独一无二的生活。”楼超拍摄的照片使她“内心被深深触动,以至于热泪盈眶”“眼角泛起两地分居的苦,心底却涌上短暂相聚的甜”。
“原来一张照片能给人带来如此的感动!”楼超第一次感受到照片的魅力。当然,他知道并非自己的拍摄技术有多好,而是因为他的镜头对准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多两地分居的军人家庭,每年团聚的日子可能不到一个月。有些军嫂虽然随军和丈夫住在同一个营区,却因为战备任务或者训练,夫妻也只是一周见一两次面。
“穿婚纱的女人是最美的,但很多军嫂却没能拥有一套梦寐以求的婚纱照。她们为军人奉献,却很少有人来为她们付出。”想到这些,楼超特别希望能用手中的相机为军嫂们补上这份浪漫和幸福,同时将军人的职业特点融入进去,使得军旅版的婚纱照更有纪念意义。尽管对一个士兵来说,这个想法过于遥远,但不管怎样他都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要用手中的相机,为军营里那些聚少离多的爱情故事记录下最美瞬间。
兵哥和军嫂
相机定格军恋故事
2016年临近春节时,某连指导员林传清因为执行战备任务无法回家过年。他的妻子买不到火车票,辗转坐了十几个小时的汽车赶到部队探亲。得知两人相约春节前拍摄婚纱照的愿望落了空,楼超就背上摄影器材主动找了过去。
听说楼超想在军营内帮自己和妻子拍摄一组婚纱照,林指导员眼前一亮。虽然他不知道最终能拍成什么样子,但还是满口答应了。楼超连蹦带跳地跑回连队,既兴奋又忐忑地开始策划。由于是第一次尝试,加之无经验可循,他便从网上找来一些婚纱摄影的创意,结合军营的特点,设计出30多个场景。为了确保拍摄效果,他还一遍遍地实地勘察……
大年初一那天,楼超请来两个战友帮忙布置场景。看到平时再熟悉不过的训练装备和器械居然成为婚纱照片的主要道具,大家都觉得惊讶和新奇。战友们一边围观一边点赞:“把浪漫的婚纱气息和阳刚的军旅氛围融合起来,这才是我们军人的婚纱照!”
战友们的称赞让楼超更有底气。他带着林指导员夫妇一连拍了两天。虽然设备简单,技巧不足,也没有精细的后期制作,可林指导员夫妇看到成片后,非常惊讶:“原来婚纱照还可以这么拍!”
这组“特别有意义”的军旅婚纱照被东部战区陆军官方微信推送后,反响强烈。有网友留言说:“绿军装、白纱裙,吉普车、训练场,没有那么浪漫迷人的场景,却处处透露着军人的刚强”“谁说军人没有浪漫?这样的婚纱照只有嫁给兵哥哥才会有”……
首“战”告捷后,楼超名声大振。许多战友慕名前来,想请他拍下军旅爱情的最美瞬间。楼超乐此不疲,试图把每对军旅恋人那独一无二的风格拍摄出来。尽管因此工作量倍增,但他感觉内心比婚纱照的主人公还甜。在人们的心目中,军人的形象往往是铮铮铁骨、坚韧不拔。而在楼超的镜头下,他们变得柔软而立体起来——不仅仅是保家卫国的军人,更是深情的丈夫、温柔的父亲。
2016年9月,原陆军第31集团军某部班长李留杨的妻子带着9个月大的孩子从河南老家到部队探亲。9月15日凌晨3点,闽南地区遭受当年最强台风“莫兰蒂”的侵袭,多地受灾严重。灾情就是命令,李留杨狠心丢下妻儿,和战友一起投身抗灾抢险。当他风尘仆仆地归来时,妻子的探亲假只剩下几天。想到一家人下次团聚又是来年,说不定那时孩子会走路了,李留杨心情沉重,觉得愧对妻儿。怎么安抚妻儿呢?战友们对他说:去找楼超呀!
“如果说,军旅婚纱照见证了爱情的浪漫,那么军旅亲子照则多了一份挥之不去的绕指柔情。”楼超立即行动,不仅为李留杨夫妇策划了一组婚纱照,还给他们策划了一组亲子照。听说李留杨的妻子对绿色迷彩情有独钟,在她的请求下,楼超为她借来一身迷彩服替换了婚纱。
拍摄完成后,李留杨让妻子歇歇,自己抱起孩子。见孩子瞪大泪眼,肉嘟嘟的小手捏着爸爸的臂章,臂章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楼超忽然感到一阵冲动,立刻按下快门……
谁都想不到,“军人父亲和孩子的第一次合影”这组照片发表在东部战区陆军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后,刷爆了朋友圈,国内主流媒体广泛采用,央视作了专门报道,全网累计点击量高达亿次,还被新浪微博评选为年度最感动的十张照片之一。
我着汉服嫁军装
“战地婚纱”悄然绽放
2016年12月,楼超退役,依依不舍地脱下军装。回到杭州后,凭借5年军旅生涯的磨练以及在各大媒体发表的50多篇文字和摄影作品,他被当地一家媒体公司破格录取。在新单位,由于能力凸显,工作认真,他深受赏识,收入可观。
“可以帮我们补拍一组婚纱照吗?我老婆下个月来队,你有没有时间?”退伍之后的楼超,每回接到战友诸如此类的消息,心底都会泛起阵阵涟漪。他多想从杭州飞回部队,再为战友们拍摄婚纱照啊,可现实情况不允许。也因此,他发现,全国有那么多家影楼,却没有一家专门为军人服务的。于是,他决定攒够积蓄,开个“全国第一家专门为军人拍摄婚纱照的影楼”。
2017年12月底,楼超的战友赵志勇退伍后来到杭州,楼超为他接风。赵志勇服役期间从事过军队新媒体运营工作。酒过三巡,楼超如数家珍地讲起曾经拍过的军人军嫂故事,不知不觉红了眼睛。赵志勇也湿了眼眶,受楼超感染,他觉得应该全力支持楼超。两个老兵一拍即合,饮尽一杯啤酒后,决定合伙创办一家摄影工作室,首要目标就是为军人军嫂服务。赵志勇还灵光一现,为工作室取了个名字叫“战地婚纱”。
说干就干!他们很快租好房子,设计、装修、布置、制作,全部自己动手。当兵的人,有的是力气。工人下班后,他们自己扛沙子、搬水泥。2018年1月,“战地婚纱”摄影工作室正式开业。初时,尽管开支较大,但他们依然给军人打八五折优惠。此外,他们还会根据对方的时间来安排拍摄,即使拍摄对象反复推迟、更改时间也没有问题,不仅不会多收取任何费用,还会“像朋友一样对待,拍完照还请他们吃饭,再开车带他们去玩”。因为都是军人,军人知道军人的难处。
2018年3月,有个女顾客前来拍摄私人写真:“我也是当兵的,军装没带,能不能借用你们的迷彩服再加拍一套?”这个女顾客的要求被楼超婉拒了。女顾客提出加钱:“多少钱都能接受!”但楼超只同意用户外拓展服装为她拍摄,拒绝用真正的迷彩服。采访中,记者问及原因。他说:“通过和她聊天,我感觉她不是当兵的。军装是神圣的,真正的军装只给真正的军人使用。钱可以买来照片,但买不了军人为部队付出的热血和青春。”记者追问:“你们拍摄时还要检查证件?”楼超笑了笑说:“不用。当过兵的人,几句话就能聊出兵味儿来!”
“战地婚纱”团队
2018年12月1日,央视节目《开讲啦》邀请楼超作为青年代表参与录制。在提问环节,楼超亮出一幅男女互换角色的婚纱摄影作品,男的穿着婚纱,女的穿着军装。在一片善意的笑声中,主持人撒贝宁深情地说道:“再铁血的男人,内心也有对家庭柔软的一面;再柔软的女人,当她成为军嫂以后,也会变成一个坚强的人。”这番话,说出了楼超设计这幅作品的初衷,让楼超为那些天南海北的军恋故事而热泪盈眶……
如今,工作室又增加了4个成员——两个退伍老兵、两个资深军迷。“地方变了,人员多了,但初衷永远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