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进位于四川成都的西南交通大学校门,陈俊宇并没有想到会成为一名大学创客,读研才是他的第一目标。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大二时还出国留学一年。正是这段经历让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创业难 融资失败两位合伙人离开
他表示,当时班上一位菲律宾裔的美国学生令陈俊宇印象深刻:这位同学在大一时就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工作,并且会设计相应的课程和实践。
“反观国内的大学生,有的可能直到毕业了才发现连简历都做不好。”陈俊宇当时想,怎样才能提升中国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呢?
回国后,陈俊宇发现实习可以很快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同时学生对于好的实习机会也十分渴求。2012年,他和另外两名同学在微博上线产品“实习僧”,之后又有两名校友加入团队。
随着微博的火爆,2014年陈俊宇团队成立了公司。但在寻找融资过程中,他遭遇了创业过程中最大挫折。陈俊宇回忆,公司成立之初选择了一家投资机构,但这家机构因种种原因中途反悔,导致公司资金一下紧张起来,两位合伙人也因此离开。
那时陈俊宇的公司困难到几乎没有钱来维持日常开支,所幸一位投资人找上门来表示愿意出资,但他所代表的机构资金半年后才能到账,这个投资人只能以个人名义,每月借给陈俊宇公司十几万元用于日常开支。
如今的“实习僧”,早已不会为了十几万元发愁,公司的总融资额已近亿元。“我觉得能发展这么快,最主要还是抓住了当时实习市场的空白。”
不后悔 公司做大放弃研究生学业
公司经营逐渐走上正轨,但陈俊宇心里却有个小小的遗憾:大三时他已保研成功并随后入学。但公司越做越大,他已然没有时间再去学校进修课程。
陈俊宇告诉记者,由于研究生进修时间最多只有五年,所以如今他已无缘学校的硕士学位,“但是不会后悔,只能算个遗憾。”
作为大学生创业者,陈俊宇却并不建议学弟学妹们像他那样休学创业。他认为创业本身是件风险很大的事情,而且大学中的课程,对年轻人语言和逻辑能力的提升会很有帮助。
虽然年仅28岁,但是陈俊宇已是一名融资“老兵”,对于后来者,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秘诀“相传”:首先创业者最重要的就是对自己的项目有信心。
“投资人对你的项目挑刺,很可能是要压你的价格,他愿意坐下来跟你谈就表明有很大的可能会投你。”其次创业者需要认真研判合同中的条款,例如一票否决权、同股不同权的优先股等等。
谈理念 要找有共同目标的人创业
6年的创业历程,当初校园的五名联合创始人中,留在公司的如今只剩陈俊宇。回忆起创业之初的历程,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怀念和不舍。2012年,也就是大三的暑假,陈俊宇与两个校友一起开始做起“实习僧”。
这两名校友中,一个是学校就业与创业协会的会长,另一个是他女朋友的闺蜜。陈俊宇还记得,当时这位女同学只是过来帮忙,然而帮着帮着就逐渐成为公司的绝对主力。
如今,那位会长已经转向去做其他创业项目,另一名合伙人也如愿进了一家国内知名公司。虽有些遗憾,但是陈俊宇用一句略显俏皮的话形容自己的心情:“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
电影《中国合伙人》里说:永远不要和最好的兄弟合伙开公司。对于这种观点陈俊宇除了赞同,也有自己的理解:“不要因为情感而一起创业,而是要找有共同目标的人一起创业。”
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