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徐帮文退役到了自贡市高压容器厂工作,1992年,他从单位退休,但回到社区的徐老“退而不休”,在社区党建工作中,依然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纪念日。连日来,笔者深入自贡市自流井区部分乡镇、社区,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下了这些退役军人“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的故事。
军龄25年他把一生交给党安排
“徐老这一生,都是交给党安排的”,7月26日,笔者在自流井区郭街大湾井社区见到82岁的徐帮文老人时,社区负责人如是说。徐帮文曾是一名空军地勤,有着25年军龄。“是共产党把我从一个贫苦娃培养成为人民空军。我这一辈子,只听党的话”,徐老平和的语气里透着坚定。
解放前,徐帮文家特别贫苦,父亲在他三岁时便去世了,母亲依靠帮人挑煤炭把他养大。徐帮文不到12岁就干起了捡狗屎、割牛草、捆谷草的活,帮母亲分担家务。1949年,自贡解放,徐家分了田土,日子越过越幸福,1951年到1956年期间,党组织将他送进学校读书,还免去了所有费用,说到这里,徐老感叹:“没有共产党,我肯定还是‘狗屎娃’”。从此,“把一生交给党安排、永远听党的话”成为徐帮文的人生目标。
1956年,怀着“听党的话、保家卫国”的信念,徐帮文积极报名参军,并被选派到原成都某航空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汉口某空军部队,成为光荣的人民空军地勤人员,负责飞机的维护、保养、维修。1956年到1981年,徐帮文先后在飞行部队、航空学校、军工企业等服役、学习、工作,“有好几次退役机会都因部队需要留了下来,原因就是‘党培养的军人,一切听党安排’。”
1981年,徐帮文退役到了自贡市高压容器厂工作,1992年,他从单位退休,但回到社区的徐老“退而不休”,在社区党建工作中,依然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社区任何党建活动,徐老都没有落下过。他实在来不了,也会叫孩子代他参加”,社区负责人介绍。
为救战友遭截肢他变身成为“公益达人”
1989年3月,19岁的汪光宇从原自贡市酿造厂报名参军,成为沈阳某部的通讯战士。虽然训练艰苦,但首长的关爱、战友的情谊都让年轻的他感受到了军队这所“大学校”的温暖。1990年的一天,汪光宇找到首长,主动申请调往黑龙江军垦农场,与战友们克服各种困难,为改变黑土地面貌贡献青春、力量。1990年,表现突出的汪光宇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1年4月的一天,农场一台大型农机车辆因故障抛锚,场里调派另一辆大型车欲把故障车拖回场部维修。就在一名战友为两车加挂牵引板时,调来的那台车也忽然发生故障,朝大型农机车撞去。“危险”,站在车边的汪光宇向战友边喊边跳上牵引板,抱起战友、用尽浑身力气将战友甩到了安全地带。战友得救了,汪光宇的右腿却从膝盖以下被两车撞断,最终截肢。汪光宇勇救战友的事迹传遍了整个部队,并荣立三等功。
1993年底,汪光宇退役回到了原单位自贡酿造厂。回到地方的他依然保持了军人本色,本着在部队养成的“身教重于言谈”的精神,2014年,他创建了“牵手义工志愿者”公益组织,主要为自流井、贡井、富顺等地敬老院的老人们服务。志愿者从最初的10多人壮大到了现在的300多人,服务老人超过8000人次。作为“公益达人”的他描绘了未来的“公益之路”:继续以自己的身教,带动志愿者们多为老人服务,感恩党和社会。
从军人到总裁他完成华丽转身
军人、记者、作家、总裁,无论身份怎样转变,心中那份“军人情结”始终不变:“军队生涯一生受用、军人养成一生品质”,说这话的,就是自贡灯彩集团公司总裁刘成。
1991年,从四川大学毕业后的刘成穿上一身“橄榄绿”,成为了武警四川总队自贡支队的武警战士。由于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他以笔为“武器”,书写了武警官兵“守护一方平安、助力社会发展”的先进事迹、英雄人物。随后,刘成被调到武警四川总队政治部宣传处,从事宣传工作。刘成以手中的笔,描绘了众多可歌可泣的军人形象,歌颂了军人思念家乡、想念亲人而依然保卫疆土、大无畏的精神。他的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法制日报》《人民武警报》《人民公安报》等发表,引起轰动。刘成说:“军人的精神是常人无法体会的,他们是对国家忠诚的集中体现”。
1996年,离开部队的刘成先后在省内外多家媒体从事新闻工作,2016年出任自贡海天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开始接触自贡彩灯。2017年,刘成提出了打造自贡灯彩“航母型”公司的建议,并作为发起人,联合30多家彩灯公司,组建了自贡市灯彩集团,为自贡灯彩行业打开了新天地,也完成了从军人到总裁的华丽转身。
无论是徐帮文、汪光宇还是刘成,他们都具有中国军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成为社会的脊梁,是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