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思念
半个世纪前,为修建坦赞铁路,一大批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辞别妻儿,告别父兄。有的人,再也没有回来……
沧桑百年路
一段中国清朝的铁轨零件,为何藏在一座比利时古堡里?我们在一本神秘相册中找到了答案。 一截铁轨,引出一件深刻影响中国的大事;一段铁路,浓缩中国百年沧桑之变;一座铁桥,见证中国国运沉...
负笈求学路
远渡重洋求学,为了什么?为了取别人的经,解自己的题。 谁是中国第一个留学生? 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赴美留学的他为什么只吃鸡? 又是为什么,他的申请信全都石沉大海? 看世界的热望,让人们如...
前进!前进!进!
国歌,永驻人们心底的奋进之声。你可能很难想象,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竟是“李鸿章”出访的即兴之作,而百年前清王朝首定的“国乐”,沦为帝国葬歌。《义勇军进行曲》历经烽火年月,传唱大江南北,...
天使的模样
护士,万千职业中的一种,但为何拥有一个最美的名字——“白衣天使”。
我爱天安门
50年前,一个13岁的少年用28个字,写了一首儿歌。儿歌谱上旋律,成了几代人的温暖记忆。打开本期《国家相册》,让我们在那熟悉的曲调里,向祖国深情告白。
心中的牵挂
有这样一位“黄土地的儿子”,牵挂着13亿中国人。牵挂别人的人,自己也被牵挂着。
那年我学车
你有驾照吗?你知道什么是“驾驶员信条”么? 你是哪年学的车?寒冬还是酷暑?大班还是小班? 最难考的是科目几?一起学车的兄弟姐妹都还好么? 当年学车的故事你还记得么?
地下的风景
从起步晚了一个世纪,到成为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系统,时光匆匆50余年,中国地铁不再只是一种稀罕物,更是现代城市生活出行的“必需”,这些繁忙快速的线路绘制了一道美丽的地下风景。
上海大解放
打了胜仗,部队为何要睡大街? 为了将城市完整交还给人民,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生死之战? 上海这一仗,消灭了敌人,保全了城市,赢得了民心。
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就打开了一部国家相册。这里收藏了1892年以来的珍贵历史影像,是中国馆藏量最大的国家照片档案馆。作为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纪录片形态可视化全媒体产品,《国家相册》首次带着镜头走近这些老照片,把影像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打开那些被浓缩的人生、被折叠的时代,细述那些鲜为人知的人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