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她”力量|阿拉善“最美戍边人”

  • 故事人物
    • 敖云其
  • 故事地点
    • 中国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额济纳旗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新华社
  • 发表时间
    • 2025-10-17

1978年,年仅20岁的敖云其木格主动申请加入额济纳旗民兵队伍,成为中蒙边境线上的一名护边员,开始巡边放牧的生活。

1978年,年仅20岁的敖云其木格主动申请加入额济纳旗民兵队伍,成为中蒙边境线上的一名护边员,开始巡边放牧的生活。

敖云其木格负责的区域是片荒漠戈壁,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夏季干燥炎热,最高气温达56℃;冬季寒冷多风,最低气温零下42℃,沙尘暴更是家常便饭。即便条件这样艰苦,敖云其木格仍然不改初衷,像戍边战士一样坚守在边境线上。

40多年来,她守护的边境线段从未发生过一起涉边事件。2008年,阿拉善盟边防委员会将敖云其木格家命名为第21号“蒙古包哨所”。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骆驼就是边防战士和民兵在戈壁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从1978年至今,敖云其木格无偿为部队驯养军驼,累计驯养骆驼超千峰。敖云其木格与当地边防战士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被边防战士亲切地称为好客的蒙古族额吉(蒙古族母亲)。

她先后被评为“优秀牧驼人”、内蒙古“百佳农牧民”;2009年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边民”荣誉称号;2021年被评为阿拉善盟“最美戍边人”。

作者:张晟、周梦洁、赵勇强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