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百姓办更多实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故事人物
    • 尤变清
  • 故事地点
    • 中国
    • 山西省
    • 太原市
    • 阳曲县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人民日报
  • 发表时间
    • 2025-07-11

驻村10年,尤变清一直围着果树转。2015年,尤变清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来到南留南村时,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容村貌脏乱差,进村的路坑坑洼洼。村民对她并不看好:“一个女娃儿能干啥,来走过场的吧。”

尤变清在果园里忙碌。霍熔熔摄(人民视觉)

“我们村的白水杏,皮薄水大肉厚,先尝后买!”在6月底举办的山西(太原)特优农产品夏季产销对接活动上,山西省阳曲县黄寨镇南留南村第一书记尤变清当起推销员,一个多小时,180箱白水杏就被抢购一空。

驻村10年,尤变清一直围着果树转。2015年,尤变清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来到南留南村时,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容村貌脏乱差,进村的路坑坑洼洼。村民对她并不看好:“一个女娃儿能干啥,来走过场的吧。”

面对质疑,军人出身的尤变清心里攒着一股劲儿。“要改变老百姓对你的看法,必须干点实事,只会吹牛不行。”尤变清说。驻村第二年,工作队引来帮扶资金,为村里修了一条3.8公里长的柏油路,之后又将几个自然村之间的土路全部硬化。

“要脱贫致富,还得发展产业。”2017年,尤变清担任南留南村第一书记,如何找到合适的产业发展道路,成了挂在她心头的一桩事。

南留南村位于山区,原本适宜种果树。可是多年前,果树得了腐烂病,挂不住果,村里将种了十几年的果树都砍了。对于再次引进果树种植,村民有很大疑虑。

为此,尤变清请专家检测、改良土壤,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去外地“取经”,陆续引进了玉露香梨、樱桃、白水杏等新品种。果树有3到5年生长期,驻村工作队选择养护5年后再交给村民打理。

“产业要发展好,大家必须拧成一股绳。”尤变清发现,村党支部组织生活不规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她从规范“三会一课”抓起,创新“田间党课”“果园主题党日”,把组织生活会开到田间地头。

渐渐地,果园步入正轨。2021年,尤变清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那一年,村里的千亩果园刚开始挂果,销路又成了问题。村民开着三轮车去县城里卖杏,卖到晚上还剩一半。兴冲冲去,耷拉着脸回,尤变清看了不是滋味。

“县城的市场就这么大,必须拓宽销路。”尤变清瞄准直播和短视频,取得了不错效果。

后来,尤变清又接到了太原市的农展会邀请。

“县城都卖不了,大老远拉到市里,卖不了咋往回弄呀?”尤变清动员了好几天,没人愿意去。她跟村支书商量,成立一个小组,驻村工作队负责展会销售,发动党员和种植大户做后方保障。村民张建勇主动承担起运输工作:“村里的党员干部都这么拼,咱也出点力,村里好了大家都受益。”

农展会上,1500箱白水杏销售一空。南留南村白水杏成了最受欢迎的农产品。尤变清趁热打铁,举办了首届采摘节,不少人慕名到村里采摘,汽车从地头排到村口。

产业开始有了起色。可没成想,今年春天果树遭受了霜冻,减产80%。“必须延伸产业链,增强抗风险能力!”南留南村离市区近,周边还有主题乐园,尤变清觉得将果树经济与乡村旅游结合,一定有市场。

今年,村集体流转了6亩土地,试点田园综合体项目,种有机蔬菜,搞林下养殖,发展采摘露营经济。最近,田园综合体项目初见模样,不久就能开门迎客。

驻村10年,寒来暑往,大伙儿都说,尤变清“驻”进了大家心坎儿里。

如今,黄寨镇推动规模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条,为6个行政村的果品提供冷鲜储藏、统一包装、农产品加工等服务。在南留南村,每年5月到10月,村民一直有水果卖,一亩地能增收3000多元。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尤变清底气更足了,她想借此机会把村里的经济合作社运行起来,村集体强了,就能为老百姓办更多实事。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