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米其林榜单”不久前揭晓,27岁的北京姑娘李展旭拿下“年轻厨师”大奖。李展旭是谁?为什么是她?带着疑问,记者来到曲廊院。曲廊院位于东四十一条,离5号线张自忠路站不远。穿过乱中有序、烟火气十足的胡同,找到曲廊院。
“2024北京米其林榜单”不久前揭晓,27岁的北京姑娘李展旭拿下“年轻厨师”大奖。李展旭是谁?为什么是她?带着疑问,记者来到曲廊院。
曲廊院位于东四十一条,离5号线张自忠路站不远。穿过乱中有序、烟火气十足的胡同,找到曲廊院。一进大门,瞬间有种穿越的感觉:门外胡同里,是灰色的传统老墙;门内小院里,午后暖阳由天井洒进走廊,玻璃墙外,笔直的竹林直冲天际,现代感十足。
玻璃墙里,李展旭正忙着处理食材,为新菜单做准备。“对胡同的记忆?既熟悉又陌生吧。”忙碌间隙,李展旭聊起了自己的故事。家住西城的她上学时经常穿行在胡同中,最难忘的是胡同里的味道。“一到冬天,满街是糖炒栗子和烤红薯的香味。”没想到长大后,自己也成了胡同香味的制造者。
“没想到”三个字,贯穿了李展旭的青春时代。高中毕业后,她只身赴法国求学,学语言期间因同学一个提议,申请了保罗博古斯学院,并被录取。“我是一个蛮随性的人。”李展旭笑着说。
随性的背后还有认准了就要干好的韧劲。在这所顶级学院里,李展旭要学的不仅仅是厨艺,还要学习会计、营销、人力资源、法律、室内设计及第三语言等很多拓展课程。课堂外,必须到真正的法餐厅实习。“从早上8点一刻不停地干到晚上12点。实习生每天下午要负责清理冷藏室,跪在地上一寸一寸地擦地。”回忆起当时的辛苦,李展旭却说,这是餐饮人该有的坚持及对食物的尊重。
李展旭在准备冬季菜单中的美食。北京日报记者 武亦彬 摄
2021年,李展旭回国,来到了曲廊院。这处一进四合院在清中期是民房,2013年经改造重生,在旧有建筑的屋檐下加入一个扁平的“曲廊”,将分散的建筑合为一体,创造出新旧交替、内外穿越的环境感受,其巧思斩获了多项国际建筑设计大奖。
李展旭的到来,让这份巧思延伸到了菜品中。“法餐的烹饪理念和本地的饮食习惯完全不同。我尝试以中国食材为基础,运用炖煮、腌渍、烧烤、低温这些法餐的烹制手法进行处理。”于是,在刚刚上线的冬季菜单里,会看到白萝卜与鱼子酱、蛏子、水果混搭,东北菜贴饼子、酸菜则与酥鱼、牛尾、凤梨碰撞在一起,甚至葱烧海参和阳光玫瑰也能完美交融。来自天南海北的食材奇妙地排列组合,突破了人们既往的想象。
不仅是菜,环境布设也处处是奇思妙想。墙上挂画来自艺术家秦秀娟的“女孩儿”系列水墨画,走廊、窗台则摆放着质朴陶器;斑驳的清代砖墙与推杯换盏的吧台相邻,打破常规的创新菜肴盛放在古老传统的陶制餐具里……传统与新潮、守正与创新间,微妙地冲突融合着。一如李展旭的性格——大胆开放、认真细腻。
在李展旭身上,能看到非同一般的认真和坚持——每季一换的菜单绝不重复,使用古韵的陶制餐具,天南海北地寻找能体现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食材。而她的后厨,更是一如在法餐厅实习时一样,坚持严苛的卫生标准。
连续五年入选米其林指南,曲廊院人气高涨,还收获了众多国际食客的青睐。各国使馆的工作人员喜欢来此就餐,一线奢侈品牌的答谢晚宴也常选在这里。27岁的李展旭,正为古老胡同烹制着独一无二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