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窑湖“7公里”小火车 让文旅“流量”变“留量”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江苏省
    • 无锡市
    • 宜兴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江南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5-11-04

历时6年打磨,总投资130亿元的“茗岭·窑湖小镇”项目中,小火车轨道建设堪称“硬核工程”——采用仿绿皮蒸汽火车设计,轨道需穿越高架、隧道、涵洞,对施工精度要求极高,游客可以坐上绿皮蒸汽火车,穿过高架、隧道和涵洞,体验“50分钟穿越七大生态片区”,“沉浸式”游览整个小镇。

“秋晓风清笛韵长,云间小火车初扬。轻轮碾破晨烟色,载得秋光向远方。”宜兴窑湖小镇的晨雾尚未散尽,车身划破绿意,在山水间写下秋日温柔的诗句。这列行程全长近7公里、环湖穿林的观光火车,在秋日晨光中串起“山水茶陶”四重胜景,左岸是层叠的竹海茶园,右畔是碧波荡漾的窑湖,远处紫砂塔与古龙窑相映,近处非遗匠人正在演示紫砂壶制作。作为江苏省重点文旅项目,窑湖小镇以这列小火车为纽带,将阳羡生态度假区的自然禀赋与千年陶都的文化基因熔铸一体,成为“长三角”文旅融合的新地标。

窑湖小镇小火车(图/窑湖小镇景区)

据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数据,自2024年试运营以来,该小镇已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其中小火车项目占比达一半以上,“云上小火车”水秀烟花专列更创下每周五、六晚发车即售罄的纪录。这列被游客称为“开往春天的列车”的观光火车,正以每小时15公里的悠然速度,书写着文旅融合的新范式。

“小火车的诞生”:为何是宜兴?为何是窑湖?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千年前苏轼笔下的宜兴归隐梦,在窑湖小镇照进现实。宜兴的独特性在于,它既是苏东坡“买田阳羡吾将老”的诗意栖居地,又是紫砂壶的故乡,更是中国天然氧吧阳羡生态度假区的核心。运营团队打出一句俏皮话:“来小镇,我‘氧’你”——一个“氧”字,点透了这里的山水灵气和慢生活真谛。选址窑湖更暗藏巧思,此处既保留前墅古龙窑一比一复刻的千年陶窑遗址,又紧邻紫砂工艺二厂改造的陶文化街区。窑湖小镇的诞生,始于对宜兴“山、水、陶、竹、茶”五韵的探索,“茗岭·窑湖小镇”项目核心内容包括“一湖、一轴、一带、七片区”等,致力打造融自然生态与宜兴地域文化为一体的文旅小镇。

历时6年打磨,总投资130亿元的“茗岭·窑湖小镇”项目中,小火车轨道建设堪称“硬核工程”——采用仿绿皮蒸汽火车设计,轨道需穿越高架、隧道、涵洞,对施工精度要求极高,游客可以坐上绿皮蒸汽火车,穿过高架、隧道和涵洞,体验“50分钟穿越七大生态片区”,“沉浸式”游览整个小镇。

窑湖小镇小火车(图/窑湖小镇景区)

据悉,目前窑湖度假酒店、砂窑酒店、茶园酒店等“三中心三酒店”已形成住宿矩阵,总客房超1300间,国际会展中心面积达10万平方米,有十余个风格、规模各异的宴会厅,形成完备会展空间体系,一站式满足高端论坛、商务会议等多元会展需求,成为江浙沪品牌发布的新高地。

自2023年10月起,窑湖小镇成功举办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决赛、2023宜兴阳羡文旅发展峰会、2024中报全国模联活动、2024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设计大赛等全国性会议会展。同时,方程豹智勇中国行区域媒体试驾品鉴会、德国卡赫90周年庆典、2025无锡肯德基RGM FORUM等多项重大赛事会议活动也在窑湖小镇相继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影响力,推动了宜兴城市IP的塑造,印证了“文旅融合赋能城市IP”的可行性。

一程穿越“山水茶陶”沉浸式路线

一进园,别错过那趟“云上的小火车”。7公里轨道穿行在竹海茶园间,50分钟车程,满眼是流动的绿意。若等到夜幕低垂,还能坐上“烟花专列”,窗外火树银花映着湖水,像驶进童话里,小火车的行进路线堪称“流动的江南水墨卷轴”。

窑湖一隅(图/窑湖小镇景区)

从游客中心站出发,首站穿越“竹海隧道”,万亩竹林在两侧形成绿色穹顶,竹节声与火车鸣笛交织成自然交响曲;继而驶入“茶田画卷”段,碧绿茶垄如波浪般铺展,茶农头戴斗笠采茶的场景恍若《茶经》插图;至“龙窑遗址”站,古龙窑的弧形窑背与紫砂陶板外墙相映,隈研吾设计的13号楼美术馆以陶土窑变纹理呈现紫砂艺术的当代演绎;最终抵达“水秀烟花”核心区,龙形水秀复现“银瀑飞泻”的震撼场景,夜间烟花专列更将星空、湖光、焰火融为一体。

据“云上小火车攻略”介绍,小火车白天专列采用晴朗蓝色车身搭配花环车窗,被誉为“宫崎骏动画实景版”;夜晚化身赛博朋克风,霓虹灯光与小镇灯火、霞光月色构成浪漫夜宴。云上的小火车运营时间:9:00-20:00,分为A、B两条专线,支持线上预约,周末及节假日需提前购票。值得关注的是,小火车设计充分考虑适老化需求——月台设座椅候车区,最后一节车厢可露天拍摄,秋季乘坐更宜赏层林尽染之景。

口碑传播从“打卡”到“非到不可”

小火车的文旅带动效应远超交通功能本身。据统计,2025年窑湖小镇游客量已突破200万,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小镇推出“繁花专列”与“水秀烟花专列”双线运营,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3万人次。游客在社交平台分享的“绝美机位”中,“繁花之境”观景台可同时拍摄烟花、水秀与赛博朋克小火车三重景观,成为“出片圣地”;社火广场的火傩舞、火裙舞等非遗表演,通过“大地鼓点”展现野性魅力,吸引年轻群体二次打卡。

景区非遗表演(图/窑湖小镇景区)

口碑传播的逻辑在于“文化具象化”。吴冠中书画展在紫砂圣堂的举办,将《怀乡》画作与窑湖实景叠加,形成“画中游”的沉浸体验;蒋氏宗祠是一座承载着数百年历史与家族记忆的明清古建筑,该宗祠建于明代,追溯到东汉初年,其九子全部就地封侯,成为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九侯世家”和“一门五牧”的荣耀,宗祠历经多次修缮与扩建,典型的明清古建筑,装饰艺术精美,工艺水平高超独树一帜;此外,宜兴有着深厚的紫砂陶窑文化底蕴,紫砂塔是对当地紫砂文化的一种彰显与传承,也是小镇的特色建筑之一,陶二厂街区改造保留了1980年代紫砂工艺二厂的老烟囱,由隈研吾设计的陶土美术馆成为“建筑打卡点”。

目前,周边民宿群落已发展至60余家,茗岭村、龙池村农家乐因小火车客流增长显著,通过这种“景区+乡村”的联动模式,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窑湖样本”。

小火车的“升级计划”

窑湖小镇是宜兴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经济的典范,其经验将为长三角文旅融合提供“宜兴方案”。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窑湖小镇的升级蓝图已然展开。据总规划师透露,在紧张而有序的建设进程中,小镇还将不断推陈出新,打造更多具有宜兴特色、更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更多不可抗拒的旅游体验。

小镇风光(图/窑湖小镇景区)

当秋日的最后一缕阳光洒在窑湖的湖面上,小火车的鸣笛声又一次响起。这列穿越山水茶陶的绿色列车,不仅串联起宜兴的千年文脉与自然胜景,更以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下生动注脚。从诞生故事到未来计划,从游客打卡到口碑传播,窑湖小镇小火车正以“火车头”的姿态,牵引着宜兴乃至长三角的文旅产业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收藏
喜欢|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