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鲁山县瓦屋镇以实施“红鹰创业工程”为载体,以打造“香菇小镇”为抓手,以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新型发展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2020年全镇1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均能达到10万元以上,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镇党委、政府凝聚三大合力,打造香菇小镇,为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鲁山县瓦屋镇党委书记陈永坤介绍。

党建带动力。瓦屋镇推行“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四链模式”, 牵头组建了鲁山县西北山食用菌产业党总支,下辖4个党支部、党员108名,引领带动瓦屋镇、观音寺乡、背孜乡、土门办事处等周边乡镇的21个产业基地发展食用菌种植,由支部成员负责带动全乡脱贫家庭,入股香菇大棚分红或者由公司代种代养,充分发挥了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镇里出台优惠政策,每户贫困家庭可以免费租用一座大棚一年时间,所需3.5万元的菌棒款由贫困户本人筹一些、帮扶人帮一些、公司助一些、金融部门贷一些等形式筹集。香菇由公司代种代养,香菇出售后扣除成本费用,其他利润全给贫困户,确保所有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

科技支撑力。瓦屋镇党委、政府邀请吉林大学李长田教授通过现场考察,将尧荣菌业食用菌种植基地定为吉林大学食用菌合作研发单位,加强技术研究和交流,创新引进新品种,改善改良种植结构,确保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品质,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尧荣公司还与瓦屋镇本地土专家李杰合作,把李杰研发的原种“庆丰五号”与该公司最先进的液体制种技术有机结合,发酵罐3天速成,传代少、纯度高、活力强、品质好,香菇产量增产20%左右。据悉,这项新技术目前居国内领先地位。

市场主导力。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引进了以雷根宪、匡长军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人才,返乡创办了“尧荣菌业”和“九九乡情”等食用菌龙头企业,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当前,两家食用菌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共同组建营销团队,招募7个省级经销商,在全国30余个大中城市组建物流中心,产品不仅配送周边大型超市,还远销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5省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提升了香菇市场竞争力。

通过凝聚合力,该镇已统筹整合财政扶持资金2000万元,撬动企业和社会资金2500万元,建成“红鹰创业工程”孵化中心1个、食用菌产业基地11个,建立食用菌大棚1496座,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现全镇扶贫资产村村全覆盖,共吸纳1560余人就近务工,年种植香菇产量万余吨,产值1亿多元,带动贫困户550户。

鲁山县瓦屋镇党委书记陈永坤介绍,2021年计划新建大棚2000个,预计大棚达到3500个,年种植总量突破2000万袋,产值突破3个亿,以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废菌包处理形成全食用菌产业链,带动2500户到基地务工,户均增收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00万元,切实让香菇产业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努力打造独具特色、远近闻名的“瓦屋香菇小镇”,争创“一乡一业”的特色强镇。